試模是對產品結構及模具設計及模具製造加工的成果總考核,通過試模打樣出來的產品,可以分析出產品是否達到客樣結構和品質的要求。
有時模具設計不當往往會造成最終產品出現各式各樣的缺陷,在對模具進行修改之前,先進行試模和評估,優化模具設計和成型參數,通常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及滿足批量生產的質量要求。
目錄
1. 射出模具在生產前調試的重要性
2. 參與試模人員的職責及準備工作
3. 試模的種類
4. 試模準備工作
5. 試模工作要點
1. 射出模具在生產前調試的重要性
試模式模具製作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技術、生產和經營管理的基礎,它為生產的全過程提供原始數據。模具製作完成後,都應在交付前進行試模,試模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 檢查模具在製造上存在的缺陷,並查明原因加以排除。
- 對模具設計的合理性進行檢驗。模具設計師及製造技師有時也會有失誤,在試模時若不提高警覺,可能會因小的錯誤而產生大的損失。
- 調試並初步確定模具投入正常生產運行的最佳工藝參數。對最佳成型工藝條件進行探索,這將有利於模具設計和成型工藝水平的提高。試模的結果是要確保以後生產的順利,但如果在試模過程中沒有遵循合理的步驟及詳細的紀錄,即無法為批量生產的順利進行提供科學的依據。
2. 參與試模人員的職責及準備工作
試模試一件重要的事情,相關人員必須到場,並確認做好紀錄。如果出現問題,要同心協力找出解決辦法,切忌互相推諉,甚至幸災樂禍。
3. 試模的種類
試模有很多種,包括以下幾種。
- 新模試模
新產品開發,新製造的模具為驗證設計和製造是否合格以及產品的設計是否合理而試模。這種情況會根據產品開發的進程包括第一次試模(First Trial/T1試模)以及配合開發新產品驗證階段(EVT/ DVT /PVT) 試模以及備料。
- 修模試模
模具在生產過程中出現故障需要拆模修理,修理後為驗證是否合格而進行修模,修模後的試模應嚴格按生產的要求。
- 試料
因產品更改塑膠材料而試模,此時重點試測試換料後的收縮率的變化和射出條件的變化,有顏色要求的一定要試色粉。
- 模具存放時間較長,重新生產之前試模
由於產品中止生產,模具在倉庫存放時間較長,重新生產之前為測試模具是否依然完好而進行試模。這種試模之前一定要將模具先送模具部進行初步檢測,檢查模具狀況。
- 模具外觀檢查
- 成型零件、澆注系統等羽絨料接觸表面應光滑、平整、無塌坑、傷痕的缺陷。
- 模具閉合行程,安裝於機器的各配合部位尺寸、脫模方式、開模距離、模具工建要求等應符合設備的相關條件。
- 模具上應有生產號和合模標誌,各種街頭、閥門、附件、設備應齊全。
- 個滑動零件的配合間隙應符合要求,起止位置定位正確,鑲件緊固應緊固牢靠。
- 對於射出腐蝕性較強的射出模,其模具型腔的表面應鍍鉻和防腐處理。
- 模具的外觀部分不應當有銳角,大、中型模具應有起調用的吊孔、吊環。
- 互相接觸的承壓零件,應有合理的承壓面積和承壓方式,避免直接承受擠壓。
- 模具的穩定性良好,有足夠強度,工作時應受力均衡,行動平穩。
- 模具的空轉檢查
- 將模具緩緩合攏,合模後各結合面均應接觸緊密,不得出現間隙。
- 開模時頂出脫模機構應保證順利脫模,以便於取出塑膠件和澆注系統的廢料。
- 活動型芯,頂出及導向部份等運動時應滑動平穩、靈活、動作協調可靠。
- 檢查各鎖緊機構,應能可靠穩妥第鎖緊,各緊固件不得有任何鬆動現象。
- 各氣動、液動控制系統動作正確,不洩漏、不產生過大震動、各閥門工作正常。
- 冷卻系統的水路應暢通,不漏水,各種控制閥門控制正常。
- 瞭幾模具的相關資料、操作要求、歷史狀況。
- 了解所用塑料的品種、型號、性能。
- 了解塑膠件及產品的用途、尺寸、裝配、外觀等品質要求。
- 模溫的設定、量測。紀錄模溫測量很重要,測量模溫時必須接通冷卻水,才能量測準確,同時還可以檢查漏水情況。
- 使用射出成形工藝卡(射出成型表)。
- 根據需要,對所採用的塑料做適度的乾燥。
- 切勿完全以次料試模,試模所用塑料應與將來批量生產時所用塑料相同。
- 如有顏色需求,應一併安排試色。
- 選用適當的射出成型工藝條件參數。
- 裝上冷卻水試模,並對模溫進行正確設定、量測、紀錄。
以下資料是試模的相關說明以及資料,有興趣的人可下載了解。
檔案下載位置: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vdarrZNIApoVGnPvxgJWj1DOza4d5y6k/view?usp=sharing
解壓縮密碼:Trial20220528